ATLAS实验上希格斯粒子测量的最新进展
题目: ATLAS实验上希格斯粒子测量的最新进展
报告人: 李昌樵
报告人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时间: 2022-04-15 16:00
报告地点: Online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与粒子物理学科
报告介绍:

报告摘要:
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描述了已知的基本粒子和构成我们宇宙的三种力。它的核心特征之一是一个渗透所有空间并与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场。该场的量子激发表现为希格斯玻色子,这是唯一没有自旋的基本粒子。 2012 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的 ATLAS 和 CMS 实验,观察到了一种性质与标准模型的希格斯玻色子一致的粒子。现在,ATLAS 实验记录的希格斯玻色子数量是其 30 多倍,这使得测量精度大大提高,并可以对理论进行新的测试。本报告将介绍ATLAS实验上关于希格斯粒子的最新研究,该工作将希格斯玻色子产生和衰变过程史无前例地联合起来,以仔细研究它与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详细研究了与胶子、光子以及 W 和 Z 玻色子(三种标准模型力的载体)的相互作用。与三个第三代物质粒子 (b, t, τ) 的相互作用得到了很好的测量,并且正在出现与第二代粒子 (μ) 相互作用的迹象。这些测试表明,十年前发现的希格斯玻色子与该理论的预测非常一致,并为标准模型之外的许多新物理模型提供了严格的约束。此外,希格斯粒子的自耦合正在成为下一个阶段LHC上实验的焦点,对自耦合的研究,可以间接通过单希格斯粒子过程,以及直接通过希格斯对过程开展,本报告将对此做简要介绍。


个人简介:
李昌樵,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ATLAS实验上底夸克喷注标记研究,希格斯物理实验研究,以及通过bb+MET末态寻找暗物质研究。2012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法国索邦大学博士。2019年至今,先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粒子所担任博士后,深度参与了ATLAS实验上希格斯粒子的联合测量以及希格子对过程的研究。

报告下载: 报告链接